史上第一次欧洲杯差点被中国企业包场
2016年,当日本夏普陷入困境,欧足联打算另寻赞助商,并找到中国海信时,很多人还没意识到:
而刚刚揭幕的欧洲杯,打破了这种沉寂。这是欧洲杯60周年的纪念之战,也是疫情发生后的第一场世界顶级赛事,备受全球关注。
在一届欧洲杯中,有5家中国企业刷屏,占到欧洲杯12个顶级赞助商的近一半,这是史无前例的一件事。
兴奋的中国球迷在弹幕上疯狂刷屏,为欧洲杯上的中国元素欢呼雀跃。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天来得实在太不容易。
要知道,2016年,在海信首次赞助欧洲杯之前,欧洲杯56年的历史上,还从来没出现过一家中国企业。
短短五年间,我们不但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更将队伍迅速壮大到了5支,充分彰显了中国力量。
而更令人感叹的是,在这份欧洲杯12个顶级赞助商的大名单中,我们已经找不到任何一家日韩企业。
仅仅20年前,他们还是主角,几乎包办了所有的国际体育盛会,东芝、索尼、三星、LG等日韩品牌成为闪耀世界的头号明星。
但如今,斗转星移,这些当年叱诧风云的品牌,已渐渐消退。国际赛场上,闪耀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
像海信这样的企业,更是从欧洲杯到世界杯,“三刷”世界赛场,标志着中国企业不再是看客,也不再是昙花一现的过客,而成为世界赛场上的常客。
2006年,海信刚开始出征海外时,有销售人员到埃及拜访客户,话还没说完,对方就毫不客气地吼道:请给我出去!
在世界第一大消费电子展CES上,一位美国连锁商对海信的产品很满意,但最后却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这产品是你们自己做的吗?
彼时,中国家电企业在海外还没什么影响力,在大多数外国人眼中,中国企业只会生产廉价的地摊货。
当海信在Facebook上发布相关消息用了欧洲杯官方logo时,有不知情的海外消费者迅速留言:“这是侵权行为,你知道吗?”言辞间充满了蔑视。
负责开拓法国市场的海信“老兵”贺洪博,曾多次想要拜访当地最大经销商Darty的负责人,均被拒绝。
但也就是从那时起,海信加速发力海外,不断扩大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海外收入已占到集团总收入的40%以上。
过去40年,中国企业在筚路蓝缕中艰难起步,一路摸爬滚打,直到今天在欧洲杯上腾飞。整个过程,殊为不易。
20年前,我们的GDP刚跨过1万亿美元大关,不到日本的1/3,位居世界第六。如今,我们的GDP高达14.3万亿美元,是日本的近3倍,坐二望一。
2020年,在《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更以133家企业,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家)。
国家实力的提升,助推了企业的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反过来又助推了国家实力的提升。
过去20年,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突飞猛进,离不开从国家到企业,对技术孜孜不倦地追求。
2000年,中国研发投入不到900亿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2.4万亿,20年间增长26倍,总量逼近美国。
在这期间,涌现出了以华为、大疆、海信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的标杆企业。
华为引领5G技术的发展,大疆开拓全球无人机市场,而海信则用技术改写了中国彩电行业数十年来跟在别人后面、拾人牙慧的产业格局。
多年前,现任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的乔跃山,曾在一次讲话中,发出灵魂之问:“中国彩电企业必须思考,方向在哪里?”
CRT时代,我们只能做整机,因为缺乏核心技术,被迫打价格战,眼看外资品牌赚得盆满钵满,自己却在亏钱。
大多数企业已经习惯追赶,但以海信为代表的少数企业,却决定为中国彩电行业找到一条技术反超的道路。
激光电视,因为能覆盖人眼色域范围的90%以上,达到90多万种颜色,而被产业界誉为“人类视觉史上的革命”。
大多数最早投身激光电视的行业巨头,包括日本三菱、韩国LG,都因为难度太大,纷纷选择放弃。
而海信,不但决定把它做出来,还要在画质、寿命、良率等指标上,对标成熟的电视标准。
这对海信的研发团队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最难的时候,很多人撑不住走了,坚持下来的人建议,适当降低一点标准。
最终,经过11年的死磕和接力,中间整整7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海信终于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这是中国人在显示技术上少有的一次领先。韩国人输得心服口服:没想到中国企业率先推出了技术卓越的激光电视。
而这,也只是“技术立企”的海信,50多年来在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的一个缩影。
对显示技术的优化提升不仅取决于屏幕显示面板,核心的显示芯片同样非常重要,而海信已经在显示芯片、Soc芯片和AIoT芯片上展开自主研发,其中海信屏端驱动芯片在2020年的总出货量超过4000万,全球占有率达到50%以上。
不仅如此,海信还首创ULED背光分区技术,将液晶电视的画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从激光电视到画质芯片,再到ULED……海信用一个个技术突破,证明了自己是中国家电行业最能打的企业之一。
在手机行业,华为和苹果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带“飞”一个产业链。而海信在中国彩电尤其是激光电视行业,扮演了同样的角色。
十年前,激光电视在中国几乎是一片空白。如今,在海信的带动下,一大批产业链企业开始涌现,全球20多家企业纷纷进军激光电视行业。
与CRT和液晶时代不同,中国在激光电视行业,因为有海信的存在,专利申请量已经超过海外,成为全球最多。中国在全球激光显示产业的竞争角逐中已占据抢跑位置。
从5G、无人机到激光电视……中国人因为有了华为、大疆、海信等企业,开始引领一个技术时代。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缺乏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一直是十几亿中国人心中的隐痛。
随着阿里、腾讯在互联网行业,华为在ICT行业……众多中国企业在各自行业的迅速崛起,国际市场上有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
家电行业是中国最早走向国际化的行业。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家电出口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一,品牌影响力却不高。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家电企业,一方面苦练内功,做强硬实力;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找机会,扩大全球影响力。
过去数十年,全球家电行业的历史告诉我们,赞助国际赛事不但是一个品牌快速崛起、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对其硬实力的背书。
上世纪80年代,以东芝、索尼、松下为代表的日本家电企业,横扫世界,它们也因此成为世界赛场上的常客。
到了1997年,初露锋芒的三星,接替摩托罗拉,成为奥运会赞助商。仅仅七年后,三星就击败索尼,成为全球顶尖的消费电子品牌。
在三星首次赞助奥运会20年后,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只不过,这一次,主角变成了中国企业。
2016年,日本夏普因经营不善,退出欧洲杯,海信受邀接盘。两年后,它又接替索尼,成为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夏普和索尼,一个是液晶电视之父,另一个是CRT时代的霸主,曾以特丽珑技术,横扫全世界。
它意味着,历经40年的风雨后,中国企业从日韩手中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开始抢占世界赛场的C位。
2014年,索尼在巴西世界杯引入4K转播,一时风头无两。四年后的俄罗斯世界杯,国际足联首次尝试了UHD超高清和HDR高动态技术。
今年的欧洲杯,海信同样没让世界失望,带来全球第一款XDR电视——U7冠军系列,它的峰值亮度,比苹果Retina显示屏还要高。
在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海信就必须跑出加速度,成为一个全球性品牌和世界一流企业。
在全世界饱受疫情折磨,许多海外厂商纷纷收缩战场的当下,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却选择强势出征,让人不得不感叹:
[1]《海信激光:中国电视40年的光荣与梦想》中国新闻网 2018年12月17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降维打击!大运会女子50米蝶泳半决赛:张雨霏25秒29破赛会记录第一晋级
被问“为何决定不去南非出席金砖峰会”,普京:不认为去参会比留在国内重要
LK-99首批重复实验结果出炉:三篇论文两篇来自中国,理论可行但未复现悬浮或超导
虽然发布于 3 年前,但 Chromecast with Google TV 依然值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