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又将成“欧洲杯”?
卡塔尔世界杯周末鸣哨,32强蓄势待发。纵观本届夺冠热门,德国、法国、西班牙……此前连续4届夺冠的欧陆豪杰依旧强势霸榜,即便是大热的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强队,其阵中的核心球员都基本在欧洲联赛效力。不论是欧洲球队夺冠,还是其余球队夺冠,欧洲元素都已然印在了大力神杯的底座。
翻开卡塔尔世界杯32强的花名册,可以发现831名世界杯球员中,有多达605人效力于欧洲联赛,占比高达72.8%,基本囊括各支球队的知名球员。
英超贡献了C罗、凯恩、德布劳内等135人,资金雄厚的英超捍卫了世界第一联赛的地位。这其中,曼城16人、曼联14人、切尔西12人、热刺11人、阿森纳10人、利物浦7人,BIG6可谓当之无愧。本赛季英超的20支球队均有世界杯国脚,世界杯32支球队中有26支球队都拥有英超现役球员。
西甲则走出了86位国脚,排名第二;德甲贡献了81人排名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德甲巨人拜仁为德国队贡献了诺伊尔、托马斯·穆勒等7名球员,为法国队输送了帕瓦尔、卢卡斯等4人,还为荷兰(德利赫特)、克罗地亚(斯塔尼希奇)、加拿大(戴维斯)、喀麦隆(舒波·莫廷)、塞内加尔(马内)和摩洛哥(马兹拉维)各输出1人,总计贡献多达17名世界杯国脚,从而力压巴塞罗那和曼城(均为16人),成为本届世界杯的国脚第一大户。这是继2014年世界杯之后,拜仁第二次霸占这项统计的榜首。此外,意甲贡献了71人,法甲贡献了姆巴佩、内马尔、梅西等58人,分列联赛贡献榜单第四、第五,这正好就是目前欧足联5年系数排行榜位列前5的联赛,排序完全一致,而且上届世界杯的联赛球员贡献榜也是这个座次。
中北美和南美联赛合计才给本届世界杯贡献了96人,南美大陆更是只贡献了21人,只有欧洲的1/30。以南美双雄巴西队和阿根廷队为例,26人名单中分别有22人和25人效力欧洲联赛。最近数十年来,天赋秉异的南美足球小将大都去往了欧洲,巴西和阿根廷本国联赛彻底沦为他人的嫁衣。
自20年前巴西队在韩日世界杯上夺魁后,近4届世界杯的冠军得主均为欧洲球队,是南美足球已经落后于欧洲足球了吗?事实上,如果将球员比作资源,那么欧洲足球当前的发展好比工业化浪潮下的制造业,注重分工与资源组织,凭借资本和技术的优势,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而南美足球则更加关注于资源本身的发掘。
在今年的卡塔尔世界杯上,如果充分仰仗在欧洲踢球的球星,南美足球也有望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央。
作为亚洲一流的日本队,本届世界杯26人名单中有20人效力于欧洲联赛。日本男足已连续7次跻身世界杯正赛,虽然已经制霸亚洲,但日本队的目标是夺得2050年世界杯的冠军。日本足协正在研究让日本队未来参加欧国联比赛的可能性,日本足球青训也完全按照欧洲模式培养球员,在球员对外输出方面也实现了与欧洲俱乐部无缝结合。
同样的,非洲有5支队伍参赛,但整个非洲大陆的联赛,为本届世界杯赛仅贡献了17名球员,大量的非洲球员早已纷纷前往欧洲发展,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非洲球队这些年来在世界杯赛上的整体成绩要好于亚洲球队。(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一可)